宫泽贤治当选日本票选千年伟大的作家第四位,也是昭和诗人中风格独特的一位。他开宇宙诗风之先河,代表了现代诗早期成就,影响了中原中也、谷川俊太郎等诸多诗家。《春天与阿修罗》是宫泽贤治的一部诗集。日本文学、诗歌翻译吴菲精心献译,内文附录海量注释,解析独特的“宫泽词汇”。
贾拉勒丁·鲁米是伟大的波斯诗人、精神导师,被联合国评价为“属于整个人类的伟大的人文主义者、哲学家和诗人”。他是当代美国最受欢迎的心灵诗人,其代表作的英译本畅销50万多册。鲁米的诗歌击穿事物的表象,直达灵魂深处。伊朗著名导演阿巴斯不仅在影坛备受瞩目,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。本书为阿巴斯精编细选的鲁米诗集,中文版由当代著名诗人、翻译家黄灿然翻译。本书将带领读者一探名导演诗意创作背后的波斯诗歌传统,感受波斯先贤鲁米的人生智慧。
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,苏轼赞他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,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晚年无心仕途,专诚奉佛,故后世人称其为“诗佛”。著有《王右丞集》,存诗400首。此《王维诗集》用清赵殿成笺注。
《许译中国经典诗文集:唐诗三百首》收入了虞世南、孔绍安、王绩、寒山、上官仪、王勃、杨炯、骆宾王、宋之部、贺知章、陈子昂、张说、张旭等人的作品。唐诗内容广泛,有的咏山川之美,有的表达人际之间美好的情感,有的记述民间疾苦和人民愿望,有的抒发个人志向,还有的写边塞将士的英勇气概……千百年来,中国人世世代代都喜欢诵读唐诗,从中汲取养分,陶冶情操,提高素养。
《小山词》里的作品多怀往事,抒写哀愁,笔调饱含感伤,感情深沉真挚,能动摇人心。《临江仙》《鹧鸪天》《阮郎归》等,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,描绘出生动感人的画面,抒写离别之愁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,可谓情真意切、九曲回肠。其中清词丽句,深为论者所叹赏。
苏轼词内容广阔,气魄雄伟,语言朴素,一反过去绮罗香泽及离情别绪的局限,是宋词空前的划时代的革新,也是宋词进一步的发展。本书备搜苏轼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评论,另外还加以简单的注释和系年,为读者欣赏苏轼词提供了较多的方便。
德国文坛重量级作家诗歌创作,填补当代德语诗歌引进国内的空白:马蒂亚斯·波利蒂基是德国当代文坛大家,曾揽获北德文学奖等诸多重要奖项,出版有三十余部各类作品。此前尚未有作品引进中国,这部诗集向广大读者展现了除歌德、席勒之外的当代德语诗歌。精选自作者30年诗歌创作,记录自然、城市、生活、爱情与旅行:本书从马蒂亚斯30年诗歌全集中精心选取81首诗,按主题分为五大部分,分享了自己对自然、城市、生活与爱情的诸多感受,也记录了他在世界各地旅行过程中受到的启发。在日常生活缝隙中找寻诗意,思考世界:在马蒂亚斯看来,生活本身就是诗歌的源头。在这本
钱锺书先生的《宋诗选注》一书是古代诗歌选本的经典之作,而他对于唐诗的研究兴趣其实更在宋诗之上。本书是钱锺书先生于1985年至1991年选录《全唐诗》中若干作品的唐诗作品集,体现了钱锺书先生对于唐诗的个人评价,到目前为止从未发表或出版。本书原稿由杨绛先生亲笔抄录,此次拟先出版排印本,以向大众介绍钱先生对于唐诗的独到心得,同时该书收录了作者305位,诗作1863首,也是一本比较全面的唐代诗歌读本。此次排印本除了校订原抄诗歌正文,还约请相关领域学者增补了诗人小传和注释,以方便大众读者更深入地阅读研习这部具有特色的唐诗选本。
五位八十年代诗人的时光穿越之作,抒写各自的青春吟唱和远方想象,以文学之丰满抵御生活的消磨侵蚀,孑立世间而最终会合。青春不再,诗心依然。
节日诗词,把民间习俗和文人意趣结合在一起,很好地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、丰富多彩的特点,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教材。内容包括相关古诗、古诗注释、今译和鉴赏等。通过这样比较全面的学习,读者不仅学习了历代优秀的诗作,而且进而对这些中国最有名的节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。反过来,把传统节日和诗词结合,能够加深读者对古代诗词的认识。另外在每个节日后面,都附有一篇有关的诗词故事,以增加读者兴趣。
本书由备受北大学子追捧的张一南老师全面导读、注释、赏析。开篇是苏轼传记做为导读。让你在诗人的故事中理解诗词,和诗词背后的温凉。精选诗人一百五十首传世佳作,以生平年谱为线索进行排序。每首词辅以简析及注释,生僻字有注音。传记导读和诗词简析相结合的形式,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和诗人的一生。
玛丽·奥利弗以一名教师的热情、一位诗人六十年写作践行而来的智慧和极好的常识,从声音、意象、诗行、节奏等等方面,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首诗是如何写出来的。她讲过去的诗,讲抑扬格,讲十四行诗,也讲现代诗——弗罗斯特、伊丽莎白·毕晓普等杰出诗人的诗歌。她告诉我们如何读诗、写诗,为什么读诗、写诗,并用微距为我们分析一首诗为什么了不起,以及作为一个诗人如何锤炼技艺,如何建立写作的纪律。本书有高屋建瓴的理论,同时又深入到具体的案例分析,集萃了英语诗歌中脍炙人口的名作,逐一细读。对当下汉语诗歌的阅读写作有很大的教益。
本书由备受北大学子追捧的张一南老师全面导读、注释、赏析。开篇是李白传记做为导读。让你在诗人的故事中理解诗词,和诗词背后的温凉。精选诗人一百五十首传世佳作,以生平年谱为线索进行排序。每首词辅以简析及注释,生僻字有注音。传记导读和诗词简析相结合的形式,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和诗人的一生。
辛弃疾(1140—1207),字幼安,号稼轩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南宋著名词人。其艺术风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。热情洋溢,慷慨悲壮,笔力雄厚。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等均为传世名作。本书选词精当,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,对读者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诗风及当时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;注释详细准确,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词的内涵。
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极大、流行极广、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。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哲学家萨特。本书由两篇构成:《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》和《今天的希望:与萨特的谈话》。前者发表于1946年,后一篇发表于1980年去世前不久,其中萨特一再强调,他的存在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哲学。
《唐诗》精选唐朝三百余首古诗,囊括了各种题材,隐居、干谒、应试、落第、恩遇、迁谪、忧国忧民、辞官归田、相思、离别、慈幼、友爱……明白易解,反映了唐朝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。细细品味,也可获陶冶性情之益处,并修养、激发人心。
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疯狂地爱过,但又决绝地逃离了爱情,也写下大量关于爱情的文字。这本诗集选译了佩索阿本人以及三个主要异名者卡埃罗、雷伊斯、冈波斯有关爱情的诗作,佩索阿与恋人奥菲丽娅互写的七封情书,以及佩索阿以唯一的女性异名者玛丽娅·若泽虚拟地写给一位名叫安东尼奥的男士的情书。
杜诗的艺术有多方面的成就,无论古体、近体、五言、七言,都有他独到的长处,为历代所重视,注家蜂起,到宋代有“千家注杜”之说。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,搜集各家注本,辑为《杜诗详注》,资料极为详尽,至今仍不失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。此次整理以康熙五十二年(1713)附记的后印增补本为底本,参校其他各本,统一格式、篇目,订正讹误,加以标点,并编制篇目索引附后。
本书汇集张枣毕生创作诗歌作品的精华,充分展现了张枣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,彰显了张枣作为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诗人对于诗歌发展的价值所在。该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已达三万册,为近几年出版的个人诗集发行最好的——当然,比不过余秀华,但余属特例——不断有读者来讯提出加印,而库里已无存货。此番修订,主要补充了一些新发现的作者散失的诗作,另有一些错误需要修正——原编者非专业出身,作者已逝,当时无原始材料可核对。
“用兵如孙子,策谋三十六”,《孙子兵法》与《三十六计》代表着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最高水平。它们所体现出的丰富的智慧和内涵,使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军事学领域,不但为中外政治家、军事家学习和运用,而且被众多哲学家、文学家和企业家所借鉴,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导和成功指南。
于是便出现了与荷尔德林提到的人神相遇类似的困难情形——若欲承纳神,人这件容器实在太脆弱。译者尝试尽量接近诗人,无疑十分危险,不仅因为那种高度可望而不可即,而且那里的深渊险象丛生,大师之于译者纯属一个黑洞,所以与大师打交道的确是一件令人绝望的差役。对我而言,翻译特拉克尔还能勉强胜任,至于其他三位(指诺瓦利斯、荷尔德林、里尔克),实有力所未逮之感,修养、古汉语和诗艺等等皆有缺陷。当然,译荷尔德林,对任何译者的中文表达都是一大考验。
唐诗犹如一坛陈年的老酒,历久而弥香,令人沉醉。欣赏李白、杜甫两位大诗人的名作,像是赴一场华丽的精神盛筵!《李白·杜甫诗》正是为了给读者搭建一座桥梁,让读者能好地体验唐诗恢宏博大的动人魅力。
这个集子收录了里尔克中期的几个重要作品,之所以取现在的书名,当然是因为《新诗集》和《新诗集续》已被公认为这个阶段的代表作,而构成其基本篇幅的物诗着实匠心独具,在创作手法上另辟蹊径,因而在德语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两部新诗集均为选译,数量约占原作的三分之一以上。挑选的标准一是手法新颖,二是读起来有味道。《马利亚的一生》(全译)作于一九一二年,标志着诗人已经走出了低谷,又有了创作的欲望,而且找到了极好的感觉。作为《哀歌》的引子,它转折性地引入更加辉煌的晚期。两首《哀歌》堪称鸿篇巨制,既细腻又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对死亡的独特感受、反
他留下了德国思想史上最奇特和最神秘的作品。正如他那看似闲散的短暂一生给人无比丰富的印象,仿佛耗尽了每一种感觉与每一种智慧,他写下的那些玄奥文字也在游戏般的、华丽动人的外表之下展示了精神的一切极限,展示了精神使人成为上帝以及对精神绝望的一切极限。诺瓦利斯清醒而虔诚地经受了自己的命运,意识到自己的悲剧却泰然处之,因为一种创造性的虔敬使他能够藐视死亡。
最早接触特拉克尔是在1988年,当时翻译了他的传记和部分诗歌。1991年译出诗人的主要作品,说实话我该感谢岷江边上的那座小县城,在那里饮酒荡舟让我找到了译诗的感觉。到1993年定稿又作了两次大的修订。十余年一晃而过,我面前的手稿已有些泛黄。这次出版除通盘校订之外,还补译了二十多首诗,总数已达到诗人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以上。对这位命运多舛的诗人,我的崇敬和喜爱不曾因岁月的流逝而稍减,这本小书也算是献给特拉克尔的一份祭奠。